共收录疾病10312
脊髓灰质炎 (别名: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的图片
疾病名称:脊髓灰质炎
所属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 传染科
症状体征: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  详细...
咨询保健问题 购买保健产品 健康自测

病因

  【病原学】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此类病毒具有某些相同的理化生物特征。在电镜下呈球形颗粒相对较小。直径20~30nm。呈立体对称12面体。病毒颗粒中心为单股正链核糖核酸。外围32个衣壳微粒。形成外层衣壳。此种病毒核衣壳体裸露无囊膜。核衣壳含4种结构蛋白VP1。VP3和由VP0分裂而成的VP2和VP4。VP1为主要的外露蛋白至少含2个表位(epitope)。可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VP1对人体细胞膜上受体(可能位于染色体19上)有特殊亲和力。与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关。VP0最终分裂为VP2与VP4。为内在蛋白与RNA密切结合。VP2与VP3半暴露具抗原性。

  人类肠道病毒的分子结构大致相同。脊髓灰质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深入。对肠道病毒基因组序列化发现约含7450个核苷酸。分为三个区域:5'未端有743个核苷酸。下接一个编码区约6625个核苷酸。最后为3'poly(A)端区。长短不一。而与RNA感染性有关。5'端与小病毒编码蛋白(VPg)相接。与启动RNA合成有关。

  由于Polio病毒无囊膜。外衣不含类脂质。故可抵抗乙醚。乙醇和胆盐。在pH3.0~10.0病毒可保持稳定。对胃液。肠液具有抵抗力。利于病毒在肠道生长繁殖。病毒在人体外生活力很强。污水及粪便中可存活4~6月。低温下可长期存活。-20℃~-70℃可存活数年。但对高温及干燥甚敏感。煮沸立即死亡。加温56℃半小时灭活。紫外线可在0.5~1小时内将其杀死。各种氧化剂(漂白粉。过氧化氢。氯胺。过锰酸钾等)。2%碘酊。甲醛。升汞等都有消毒作用;在含有0.3~0.5PPM游离氯的水中10分钟灭活。1∶1000高锰酸钾及2%碘酊。3%~5%甲醛均可很快使病毒灭活。丙酮。石炭酸的灭活作用较缓慢。70%酒精。5%来苏尔无消毒作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也无效。

  目前认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因人细胞膜表面有一种受体对病毒VPI具有特异亲和力。实验感染也只发现猩猩和猴对其易感。某些毒株可使乳鼠发病。越低级的灵长类动物越不易发生神经系统感染。而易得肠道感染。组织培养以人胚肾。人胚肺。人羊膜及猴肾细胞最为敏感。在Hela细胞中也易培养。Hela细胞膜上有对三个型Polio病毒的共同受体。病毒引起细胞圆缩。脱落等病变。

  脊髓灰质炎病毒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2。3型。型间偶有交叉免疫。不同病毒株的性能可略有差异。如有的毒株具有对神经组织的亲和力。可引起麻痹。不同毒株之间这种亲和力可相差1000倍之巨。而同型减毒活疫苗株则几乎已无此毒性。但对热的敏感性则增加了。并可出现细微的抗原性差异。且经人肠道反复传代数月至数年后疫苗株可产生变异如使人体排病毒时间延长。对神经细胞毒性增强。使人体产生较多干扰素。故在鉴别野毒株或疫苗株时应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果为准。每型病毒含有二种特异抗原:一为存在于成熟病毒体内的D(dense)抗原。另一种为与缺乏RNA的空壳病毒颗粒有关的C(coreless)抗原。存在于前衣壳(procapsid)中。病毒在机体中和抗体作用下D抗原性可转变为C抗原性。并失去使易感细胞发生感染的能力。

  【发病机理】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粘膜。心。肾。肝。胰。肾上腺等处繁殖。在全身淋巴组织中尤多。并于第4日至第7日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时血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已足够将病毒中和。则疾病发展至此为止。形成顿挫型脊髓灰质炎。仅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症状。而不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少部分患者可因病毒毒力强或血中抗体不足以将其中和。病毒可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发生瘫痪。偶尔病毒也可沿外周神经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异中和抗体不易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故脑脊液和粪便内病毒存留时间较长。因此。人体血循环中是否有特异抗体。其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量是决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因素。

  多种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受凉。劳累。局部刺激。损伤。手术(如预防注射。扁桃体截除术。拨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瘫痪的发生。孕妇如得病易发生瘫痪。年长儿和成人患者病情较重。发生瘫痪者多。儿童中男孩较女孩易患重症。多见瘫痪。

  脊髓灰质炎最突出的病理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毒具嗜神经毒性)。病灶有散在和多发不对称的特点。可涉及大脑。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以脊髓损害为主。脑干次之。尤以运动神经细胞的病变最显著。脊髓以颈段及腰段的前角灰白质细胞损害为多。故临床上常见四肢瘫痪。大部分脑干中枢及脑神经运动神经核都可受损。以网状结构。前庭核及小脑盖核的病变为多见。大脑皮层则很少出现病变。运动区即使有病变也大多轻微。偶见交感神经节及周围神经节病变。软脑膜上可见散在炎性病灶。蛛网膜少有波及。脑脊液出现炎性改变。无瘫痪型的神经系统病变大多轻微。

禾木声明
    本疾病库所提供的有关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心脏预防等所有信息,仅供网友参考和学习,不能代替任何医生的处方和医嘱。

    如果遇到具体的疾病问题,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您对疾病库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400-700-8575。
禾木疾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