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疾病10312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别名:暂无相关信息)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图片
所属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症状体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见到胃蠕动波。扪及幽门肿块和喷射性呕..  详细...
咨询保健问题 购买保健产品 健康自测

病因

  为了阐明幽门狭窄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多年来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包括病理检查。动物模型的建立。胃肠激素的检测。病毒分离。遗传学研究等。但病因至今尚无定论。

  (一)遗传因素 在病因学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发病有明显的家族性。甚至一家中母亲和7个儿子同病。且在单卵双胎比双卵双胎多见。双亲有幽门狭窄史的子女发病率可高达6.9%。若母亲有此病史。则其子发病的概率为19%。其女为7%;父亲有此病史者。则分别为5.5%和2.4%。经过研究指出幽门狭窄的遗传机理是多基因性。既非隐性遗传亦非伴性遗传。而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性修饰多因子构成的定向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倾向受一定的环境因素而起作用。如社会阶层。饮食种类。各种季节等。发病以春秋季为高。但其相关因素不明。常见于高体重的男婴。但与胎龄的长短无关。

  (二)神经功能 主要从事幽门肠肌层神经丛的研究者。发现神经节细胞直至生后2~4周才发育成熟。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神经细胞发育不良是引起幽门肌肉肥厚的机理。而否定过去幽门神经节细胞变性导致病变的学说。运用组织化学分析法测定幽门神经节细胞内酶的活性;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观察到幽门狭窄的神经节细胞与胎儿并无相同之处。如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是原因。则早产儿发病应多于足月儿。然而二者并无差异。近年研究认为肽能神经的结构改变和功能不全可能是主要病因之一。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到环肌中含脑啡肽和血管活性肠肽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组织中P物质含量减少。由此推测这些肽类神经的变化与发病有关。

  (三)胃肠激素 有实验给孕狗服用五肽胃泌素。结果所生小狗发生幽门狭窄的比例很高。并发现孕妇在怀孕末期3~4月时血清胃泌素浓度相对很高。据此认为孕妇在怀孕后期由于情绪焦虑使血清胃泌素浓度升高。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加以胎儿的定向遗传基因作用。引起幽门长期痉挛梗阻。幽门扩张又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因而发病。但其他学者重复测定胃泌素。部分报告增高。部分却无异常变化。即使在胃泌素升高的病例中。也不能推断是幽门狭窄的原因还是结果。因在手术后1周有些病例胃泌素恢复到正常水平。有些反而升高。近年研究胃肠道刺激素。测定血清和胃液中前列腺素(E2和E2a)浓度。提示患儿胃液中含量明显升高。由此提示发病机理是幽门肌层局部激素浓度增高使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而致发病。亦有人对血清胆囊收缩素进行研究。结果无异常变化。

  (四)肌肉功能性肥厚 有学者通过细致观察研究。发现有些出生7~10天婴儿将凝乳块强行通过狭窄的幽门管的征象。由此认为这种机械性刺激可造成粘膜水肿增厚。另一方面也导致大脑皮层对内脏的功能失调。使幽门发生痉挛。二种因素促使幽门狭窄形成严重梗阻而出现症状。但亦有持否定意见。认为幽门痉挛首先引起幽门肌肉的功能性肥厚是不恰当的。因为肥厚的肌肉主要是环肌。况且痉挛应引起某些先期症状。然而在某些呕吐发作而很早进行手术的病例中。通常发现肿块已经形成。肿块大小与年龄的病程长短无关。肌肉肥厚到一定的临界值时。才表现幽门梗阻征。

  (五)环境因素 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以春秋季为主。在活检的组织切片中发现神经节细胞周围有白细胞浸润。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但检测患儿及其母亲的血。粪和咽部均未能分离出柯萨奇病毒。检测血清中和抗体亦无变化。用柯萨奇病毒感染动物亦未见病理改变。研究在继续中。

  主要病理改变是幽门肌层肥厚。尤以环肌为著。但亦同样表现在纵肌和弹力纤维。幽门部呈橄榄形。质硬有弹性。当肌肉痉挛时则更为坚硬。一般长2~2.5cm。直径0.5~1cm。肌层厚0.4~0.6cm。在年长儿肿块还要大些。但大小与症状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无关。肿块表面覆有腹膜且甚光滑。但由于血供受压力影响而部分受阻。因此色泽显得苍白。环肌纤维增多且肥厚。肌肉似砂砾般坚硬。肥厚的肌层挤压粘膜呈纵形皱襞。使管腔狭小。加以粘膜水肿。以后出现炎症。使管腔更显细小。在尸解标本上幽门仅能通过1mm的探针。狭细的幽门管向胃窦部移行时腔隙呈锥形逐渐变宽。肥厚的肌层则逐渐变薄。二者之间无精确的分界。但在十二指肠侧界限明显。因胃壁肌层与十二指肠肌层不相连续。肥厚的幽门肿块突然终止且凸向十二指肠腔内。形似子宫颈样结构。组织学检查见肌层增生。肥厚。肌纤维排列紊乱。粘膜水肿。充血。

  由于幽门梗阻。近侧胃扩张。壁增厚。粘膜皱襞增多且水肿。并因胃内容物滞留。常导致粘膜炎症和糜烂。甚至有溃疡。

禾木声明
    本疾病库所提供的有关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心脏预防等所有信息,仅供网友参考和学习,不能代替任何医生的处方和医嘱。

    如果遇到具体的疾病问题,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您对疾病库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400-700-8575。
禾木疾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