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疾病10312
放射病的图片
疾病名称:放射病
所属部位: 全身
症状体征:放射病的诊断既要确定病人是否患有急性放射病,又要早期判断..  详细...
咨询保健问题 购买保健产品 健康自测

介绍
  

  概述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disease)是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线有γ线、中子和X射线等。

  放射病诊断

  放射病的诊断既要确定病人是否患有急性放射病,又要早期判断病情程度和就诊断时处于疾病哪一时期,这对指导及时采取有力的救治措施非常重要。

  放射病早期分类

  早期分类应在伤后即刻进行。战时从早期救治机构开始,平时可在入院初期进行。早期分类的主要依据如下:

  病史

  主要指照射史。战时根据核爆炸的当量、爆炸方式、病员所处位置和有无防护等,初步估计病员受到的剂量。如为沾染区外照射,则根据所在沾染区的地面照射量率和伤员通过或停留的时间,推测病员受照射的剂量,同时还在了解病员有无内污染的可能。

  平时的事故性照射,则根据事故的性质、辐射源的类型和活度、病员受照射时所处的位置和照射时间,以及照射过程中人员活动情况、有无屏蔽等,初步估计可能受到的剂量。

  无论战时或平时,如病员佩戴有个人剂量仪,应及时了解个人剂量仪所指示的读数。

  症状

  受照射后病员在1-2天内表现出的初期症状对判断病情有参考价值。

  1.照后初期有恶心和食欲减退、照射剂量可能大于1Gy;有呕吐者可能大于2Gy。如发生多次呕吐可能大于4Gy。如很早出现上吐下泻,则可能受到大于6Gy的照射。

  2.照后数小时内出现多次呕吐,并很快发生严重腹泻,但无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考虑为肠型放射病。

  3.照后1小时内频繁呕吐、定向力障碍、共济失高、肢体震颤、肌张力增强者,可基本诊断为脑型放射病。在排除外伤因素的情况下发生抽搐者,可确认为脑型放射病。

  对初期病状要注意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排除心理因素,表1 所列各项可供参考。

  表1 急性放射病的初期症状

  分型(度) 初期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d) 主要表现

  骨髓型

  轻 度 几小时至1天或不明显 >1 乏力,不适,食欲稍差

  中 度 3~5h 1~2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短暂升高后下降

  重 度 20min~2h 1~3 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短暂升高后明显下降

  极重度 立即或1h内 2~3 多次呕吐,腹泻,轻度腹痛,白细胞短暂升高后急剧下降

  肠 型 立即或数十分钟内 频繁呕吐、严重腹泻、腹痛,血红蛋白升高

  脑 型 立即 频繁呕吐,腹泻,定向力障碍,休克,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

  检查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速度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程度,尤其在战时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早期化验指标(表2)。

  表2 急性放射病早期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

  分型(度) 照后1~2d 照后3d

  骨髓型

  轻度 1.2 1.0

  中度 0.9 0.75

  重度 0.6 0.50

  极重度 0.3 0.25

  肠型和脑型 <0.3

  根据事故病例和实验资料,可作早期分类参考。

  2.网织红细胞

  外周血红细胞变化较迟,但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很早。照后5天内网织细胞明显下降,相当于3Gy以上的照射。48小时内消失,说明受到了致死剂量的照射。

  3.血红蛋白量

  骨髓型放射病早期血红蛋白量变化不明显,肠型放射病早期升高。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早期分类的继续,两者不可分割。目的是根据照射剂量、病情的发展和各项化验指标完成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测定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1.物理剂量测定

  要详细了解事故时辐射场的情况、人与放射源的几何位置、有无屏蔽、以及人员移动情况和时间的变化等。如病员当时佩戴个人剂量仪要了解佩戴的位置。收集病人随身携带的手表红宝石和某些药品,前者用热释光法、后者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测定受照射的剂量。当有中子照射时,应收集病员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以及患者的头发、尿样和血液等生物制品,进行中子的活化测量,了解受到的中子剂量。必要时进行全身24Na活化测量,进行人体模型模拟照射测量。然后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2.生物剂量测定

  利用体内某些敏感的辐射生物效应指标来反映病人受照射的剂量,称生物剂量测定。现在公认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是合适的生物剂量计,它与照射剂量有函数关系,特别适宜于0.25~5Gy剂量范围。但测定方法比较复杂,需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通常用作生物剂量测定的畸变类型是断片、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粒环。方法是在照射后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6~8周)采血体外培养48~72小时,观察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近来有人用测定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生物剂量测定的方法。淋巴细胞微核是游离于胞浆内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结构和染色与主核相似,大小为主核的1/3以下,其来源可能是染色体的断片。测定方法与染色体畸变率相似,观察分析比染色体畸变率容易。在0.2~5Gy剂量范围内,微核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二)临床经过

  初期和极其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它们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等,可作为诊断的依据,表3所列内容可作参考。

  表3 各种程度急性放射病临床诊断参考表

  主要症状 脑型 肠型 骨髓型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初期: 呕吐 +++ +++ +++ ++ + -

  腹泻 +~+++ +++ ++~+ +~- - -

  共济失调 +++ - - - - -

  定向力障碍 +++ - - - - -

  极期: 开始时间(d) 立即 3~6 <10 15~25 20~30 不明显

  口咽炎 - ++~- +++~++ ++ + -

  最高体温 ↓ ↑或↓ >39℃ >39℃ >38℃ <38℃

  脱发 - ++~- +++~+ +++ ++~+ -

  出血 - ++~- +++~- +++ ++~+ -

  柏油便 - ++~- +++ ++ - -

  血水便 +~- ++ - - - -

  腹泻 +++ +++ +++ ++ - -

  拒食 + + + +~- - -

  衰竭 +++ +++ +++ ++ - -

  治疗措施

  一、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以造血损伤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疗

  骨髓型放射病的主要矛盾是造血组织损伤。因此围绕这一中心,一方面要设法减轻和延缓造血器官损伤的发展,促进损伤的恢复;一方面要大力防治由造血损伤引起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另外,由于放射病的损伤涉及全身各器官,所以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达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安全渡过极期。

  2.分度、分期治疗

  各度放射病的治疗措施基本是一致的,但繁简有所差别。轻度放射病在平时可短期住院观察,对症治疗,战时对症处理、留队观察即可。中度以上放射病都需住院治疗。但中度的早期治疗可简化,重度和极重度不仅应立即住院治疗,而且要抓紧早期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做到所谓“狠

禾木声明
    本疾病库所提供的有关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心脏预防等所有信息,仅供网友参考和学习,不能代替任何医生的处方和医嘱。

    如果遇到具体的疾病问题,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您对疾病库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400-700-8575。
禾木疾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