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疾病10312
跖骨、趾骨骨折的图片
疾病名称:跖骨、趾骨骨折
所属部位: 四肢 下肢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体征:跖骨、趾骨骨折主要表现为脚部疼痛,肿胀,畸形,但不同部位..  详细...
咨询保健问题 购买保健产品 健康自测

介绍
  

  跖骨、趾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足内翻扭伤或误踢硬物引起。

  病因

  跖骨,趾骨骨折的病因分为两种:

  1、较常见的是由于直接暴力所造成

  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足内翻扭伤或误踢硬物引起。

  2、也有些骨折是由积累性劳损所造成

  如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

  检查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显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X线摄片应包括正,侧位,井须包括邻近关节,有时须加摄斜位,切线位或健侧相应部位的x光片,仔细阅读x光片后应辨明以下几点:

  (1)骨折是损伤性或病理性。

  (2)骨折是否移位,如何移位。

  (3)骨折对位对线是否满意,是否需要整复。

  (4)骨折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

  (5)有否临近关节或骨伤损伤。

  症状

  跖骨、趾骨骨折主要表现为脚部疼痛,肿胀,畸形,但不同部位的跖骨骨折表现也略有不同:

  1、第五跖骨基部撕脱骨折

  腓骨短肌附着于第五跖骨基部结节处,足严重内翻扭伤可造成裂纹骨折或完全的撕脱骨折,X线照片检查时应注意与儿童的正常骨骺相区别。

  2、行军骨折较少见,发生于长途走路,在第2,3跖骨颈或干骨折,也可发生在胫骨,一般无移位,又称疲劳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觉中发生,无外伤史,症状不重,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轻度肿胀,感觉足部疲劳不适,有时有较多骨痂发生才发现。

  治疗

  一、第五跖骨基部撕脱骨折

  腓骨短肌附着于第五跖骨基部结节处,足严重内翻扭伤可造成裂纹骨折或完全的撕脱骨折,X线照片检查时应注意与儿童的正常骨骺相区别。

  治疗方法:一般无移位,可用胶布固定,绷带包扎,必要时用石膏靴(带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约6周,其它跖骨基部骨折无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疗。

  二、第2,3,4跖骨颈骨折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则畸形连接后影响走路,又复位不成功,可手术复位,钢针固定。

  三、行军骨折较少见,发生于长途走路,在第2,3跖骨颈或干骨折,也可发生在胫骨,一般无移位,又称疲劳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觉中发生,无外伤史,症状不重,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轻度肿胀,感觉足部疲劳不适,有时有较多骨痂发生才发现。

  治疗:适当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胶布固定包扎或石膏固定约3周,可防止过多骨痂形成,以后可用足弓垫(横弓及纵弓垫),分散重力,至症状消失,愈合后无后患。

  趾骨骨折如有伤口,应清洁伤口,防止感染,如无移位,局部包扎固定,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固定患趾于趾屈位。

  预防

  1、骨折常常会有一些后遗症:

  由多种原因形成,骨折本身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后遗症如骨缺血坏死,骨骺损伤所致骨发育障碍等,目前尤其尚无方法预防,其他后遗症如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关节功能障碍,迟发性神经炎以及自发性腱断裂等则均在进行不同程度上有可能防止其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2、本病的患者还需注意功能锻炼:

  单纯骨折者术后不予石膏外固定,第2天开始患趾的主动功能锻炼,伴有肌腱损伤者石膏外固定3~4周后功能锻炼。

禾木声明
    本疾病库所提供的有关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心脏预防等所有信息,仅供网友参考和学习,不能代替任何医生的处方和医嘱。

    如果遇到具体的疾病问题,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您对疾病库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400-700-8575。
禾木疾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