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录疾病10312
创伤性鼻中隔穿孔的图片
所属部位: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外伤科
症状体征:与穿孔的大小部位有关。穿孔大者。鼻粘膜干燥。甚至呈萎缩状..  详细...
咨询保健问题 购买保健产品 健康自测

治疗

  创伤性鼻中隔穿孔。如属中小穿孔。粘膜组织缺损少。而全身及局部情况允许时。可随即进行清创减张缝合。或以邻近粘骨膜瓣移位进行缝合修补。若穿孔较大。粘膜缺损又多。虽早期可勉强缝合修补。但最后多难以愈合。宜缓期进行为妥。对鼻中隔穿孔的修补手术。因术野狭小。操作不便。又无统一标准术式。故有一定难度。手术应根据穿孔的大小。部位的前后。粘膜状态等。灵活而慎重的设计和选择手术方式。一般公认同时联合应用数种方法。穿孔愈合的效果最好。国内有些地方创用鼻小柱揭翻进路鼻中隔穿孔骨膜嵌植修补法。步骤如下:

  1.体位与麻醉:若用全麻。取仰卧位;若局麻则半坐位。用加有稀释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作两侧眶下神经阻滞及鼻小柱与前鼻孔缘的浸润注射;用1%达克罗宁棉片作表面鼻腔麻醉。

  2.切口:在鼻小柱根部横切达皮下。两端沿前鼻孔内缘向两侧如海鸥展翅般延伸至前鼻孔外缘。使该切口基本上隐藏于前鼻孔内。

  3.揭翻鼻小柱:在切口内锐性分离皮下组织沿大翼软骨内侧脚前缘向上揭翻鼻小柱。连同部分鼻尖与鼻孔前缘的皮肤一并上翻钩起。使两侧大翼软骨的圆顶亦显露少许。

  4.剥离鼻中隔:在两侧大翼软骨的内侧脚之间剥离鼻中隔软骨及骨质。必须细致地保持两侧软骨膜少受损伤。在鼻孔区注射勿使穿孔扩大。整个剥离面积要够大。上方达到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顶部。下方要包括鼻底粘骨膜。

  5.粘骨膜减张错位缝合:在两侧鼻底外侧处及一侧鼻顶处作粘骨膜减张切口。在鼻孔处两侧粘骨膜的孔各自作外侧缝合。由于两侧减张程度不一。故缝合口自然错位而不在同一水平。

  6.自体骨膜瓣嵌植:在胫骨前内面切取骨膜一片。因其直径收缩率大于50%。故切取面积的直径应为鼻孔直径的一半。夹植于穿孔水平(图1)并与一侧软骨膜在上部缝合一针以免夹植的位置不清。

  。

  图1两侧粘骨膜减张错位缝合及自体骨膜瓣嵌植

  7.鼻腔堵塞:两侧鼻腔各用橡皮指套内装多层堵塞。松紧适当。

  8.缝合切创:注意鼻小柱皮瓣正确复位。

  9.术后处理:术后48h撤除堵塞。术后第6天切创拆线;第6~8天修补创拆线(若张力不大可以第6天拆线)。

  本术式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特点:进路相对宽畅。减张相对充分。缝合相对牢固。失败率相对减低。术式相对新颖。

禾木声明
    本疾病库所提供的有关疾病检查、诊断、治疗心脏预防等所有信息,仅供网友参考和学习,不能代替任何医生的处方和医嘱。

    如果遇到具体的疾病问题,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您对疾病库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联系400-700-8575。
禾木疾病库